2018年9月17日-1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京举行。本次大会以“公众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共商、共建、共享、共促机制,号召全球科技界人士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角度来应对未来社会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促进知识成果与科技文明为全人类共享。大会围绕“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科学素质促进:责任与担当”、“科学素质促进:创新与发展”等议题展开主旨演讲、高峰论坛、高端对话和系列分论坛。中心执行主任翁敬农及10余名学员代表应邀参加。
作为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重要分论坛之一,由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主题论坛于9月18日举办,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李国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莹辉,美国航天基金会高级副总裁斯蒂夫·理查德·艾森哈特,香港大学法律系系主任、法学教授赵云,日本科学未来馆馆长、日本首位航天员毛利卫等受邀进行演讲。区域中心执行主任、北航国际学院院长翁敬农作了题为“坐地观天与登天察地——从人类太空探索所想到的”主题演讲,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了在人类太空探索两个阶段留下的神话传说、天文观测仪器以及现代中国航天工程等内容,展现了中华民族太空探索成就,让人类智慧和技术成就插上艺术的翅膀,共同展望人类太空探索美好未来,提升公众空间科学素养,推动空间科技走向大众。

会议间隙,学员们主动向主讲嘉宾请教,并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空间法的前沿动态,拓宽知识视野,将来为空间探索可持续发展和航天科学普及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