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至25日,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办,中国科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承办的中国遥感应用与国际合作论坛在哈尔滨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助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卫星应用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我国卫星应用“走出去”,逐步打造中国航天遥感应用品牌。来自21个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及留学生代表应邀参加。

本次论坛上,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科院电子所、国家减灾中心、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作了精彩报告,分别从高分对地观测数据、全球健康合作、科学技术减灾、国际化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更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空间科技应用国际化的发展,内容丰富。中心执行主任翁敬农在会上作了题为《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及其教育培训项目》的报告,引起了热烈反响。各国代表还就空间合作与全球健康展开专题研讨,展示了不同国家在空间技术应用及全球健康领域的现状、需求和发展规划等,很好地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
论坛最后,世界卫生组织高级官员Krishnamurthy Ramesha,联合国外空司官员Shirish
Ravan,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处处长江辉,区域中心执行主任、北航国际学院院长翁敬农为“空间与全球健康”国际培训班的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期间,学员还受邀参加了以“共筑航天新时代”为主题的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共同聚焦航天产业政策、领域技术发展和专业前沿热点问题,探索国际航天发展新路径。



“空间与全球健康”国际培训班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区域中心联合承办。旨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联合国外空委UNISPACE+50主题活动,促进不同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